【牢記囑托譜新篇 砥礪奮進新征程】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
鳳陽硅谷智能有限公司超薄超白特種光電玻璃自動化生產線。 記者 徐旻昊 攝
穩態強磁場創造世界第一
8月12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制的國家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其混合磁體產生了45.22萬高斯(即45.22特斯拉)的穩態磁場,成為目前全球范圍內可支持科學研究的最高穩態磁場。地球磁場約等于0.5高斯,45.22萬高斯相當于地球磁場的90多萬倍,這打破了1999年由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混合磁體產生45萬高斯的世界紀錄。
國家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是 “十一五”期間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包括10臺磁體:5臺水冷磁體、4臺超導磁體和1臺混合磁體。其中,混合磁體是國際上技術難度最高的磁體,也是能夠產生最高穩態磁場的磁體。 2016年,強磁場團隊自主研制成功中心場強達40萬高斯的混合磁體,一舉躋身世界第二。經過5年多緊張的技術攻關,強磁場團隊創新了磁體結構、研發了新材料、優化了制造工藝,終于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穩態強磁場是物質科學研究需要的一種極端實驗條件。在強磁場實驗環境下,物質特性會受到調控,有利于科學家們發現物質新現象、研究物質新規律。
國家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自投入運行以來,已經運行超過50萬個機時,為國內外170多家單位提供了實驗條件,在物理、化學、材料、生命健康、工程技術等領域開展了超過3000項課題的前沿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如首次發現外爾軌道導致的三維量子霍爾效應、揭示日光照射改善學習記憶的分子及神經環路機制等。
“強磁場科學中心積極發揮大科學裝置‘沿途下蛋’機制作用,依托裝置衍生多項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科技成果,如組合掃描探針顯微技術、國家Ⅰ類抗癌創新靶向藥物等,已成功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學術主任匡光力說。(記者 汪永安)
“人造太陽”刷新世界紀錄
去年以來,合肥科學島上被稱作“人造太陽”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兩次創造世界紀錄,標志著我國在穩態高參數磁約束聚變研究領域站在國際前沿。
2021年5月28日凌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開展第16輪物理實驗,實現了可重復的1.2億攝氏度101秒等離子體運行和1.6億攝氏度20秒等離子體運行,創造托卡馬克實驗裝置運行新的世界紀錄。本次物理實驗成果是EAST裝置首次在國際上采用全金屬主動水冷第一壁、高性能鎢偏濾器、穩態高功率波加熱、等離子體位形精密控制等一系列未來聚變堆必須采用的關鍵技術的驗證。這些關鍵技術是我國聚變科學家和工程師自主發展掌握的聚變工程核心技術。
核聚變能是人類未來理想的清潔能源之一。實現核聚變發電的兩大難點是如何實現上億攝氏度點火和等離子體穩定長時間約束控制。上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長時間維持尤為困難,這需要將上億攝氏度等離子體與零下269攝氏度超導磁體、高熱負荷等離子體與壁材料相互作用、動態精密控制等多項極端條件同時高度集成和有機結合。
2021年12月30日夜,“人造太陽”再次創造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1056秒的長脈沖高參數等離子體運行,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馬克裝置實現的最長時間高溫等離子體運行。 “這次我們把近7000萬攝氏度等離子體維持了1000秒。我們花了近3個月,對加熱系統、控制系統、電源系統等進行了升級改造。 ”面對全新的世界紀錄,EAST裝置物理實驗總負責人龔先祖欣喜地說,這是等離子所四代科研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上億攝氏度高溫等離子體條件下連續穩態運行是未來聚變發電的必要條件。目前,EAST裝置是國際上唯一具備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類似加熱方式和偏濾器結構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是唯一能在百秒量級條件上全面演示和驗證ITER未來400秒科學研究目標的實驗裝置。(記者 汪永安)
科技助力精準防控
“建筑工地工人流動性大,掌握他們的防疫信息比較困難,安裝‘電子哨兵系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近日,安徽筑園信息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據介紹,筑園“電子哨兵系統”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疫情防控體系管理平臺,集“健康碼+行程碼”雙碼查驗、體溫檢測、核酸檢測核驗、疫苗接種核驗、門禁、流調于一體,方便信息采集人員快速核查人員信息,便于開展后續可能出現的流調工作。
新一代雙碼同驗版 “電子哨兵系統”一經面世,就迅速應用于合肥高速路口、建筑工地等重要場所,既確保合肥建筑工地防疫逢人必檢、防止以“假”亂真,又實現工人不聚集,快速過卡通行。
科技助力,疫情防控更精準。在合肥市廬陽區大數據產業園,合肥四相至新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國首創人員密接管理系統及設備,通過物聯網監測手段,實現人員精準定位,可快速判斷識別并批量導出相關密接、次密接人員信息。
室內定位的難點在哪里? “目前,疫情大數據信息采集主要基于移動網絡定位,但基于衛星定位的系統卻無法實現對部分室內重點區域的精準定位。 ”合肥四相至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偉航介紹,室內定位的難點在于室內環境布局復雜多變,障礙物、電磁、無線電等干擾源多,給定位精確度帶來影響。該公司研發的人員密接管理系統及設備,以基站發射UWB(超寬帶)脈沖信號對移動電子標簽進行定位,同時在工牌或者手環中置入UWB芯片,實現了0.1米的精確定位,比藍牙精準10倍。
“如出現確診病例,這套設備運用的系統能讓企業獲取確診員工的準確接觸鏈,有針對性地對涉疫員工進行隔離,避免整個公司或廠區停工。 ”楊偉航說。(見習記者 羅曉宇)
玻璃新材料領跑全球
“截至目前,我們自主研發的30微米柔性玻璃彎折半徑小于1.5毫米,在測試設備上已經連續彎折百萬次不破損,再創一項玻璃新材料領域中國第一、世界領先的成果。 ”近日,在位于蚌埠的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科研人員向記者展示,這種30微米柔性玻璃僅有A4紙三分之一厚度,已實現新一代可折疊手機的應用。
近年來,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先后攻克了信息顯示材料、新能源材料、應用材料、特種玻璃等領域的重大技術難題,打破國外壟斷,創造了多項“中國首創、世界第一”的玻璃新材料成果,持續推動中國玻璃領跑世界。
堅持超越一流,新能源材料擦亮綠色名片。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建成投產世界首條一窯八線光伏玻璃生產線,一舉創造7項世界第一。銅銦鎵硒發電玻璃再創世界最高轉換率;碲化鎘發電玻璃助力綠色冬奧,加快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成功打造世界單體規模最大薄膜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示范項目。自主研制的“全海深海底地震儀玻璃球艙”,填補了我國萬米級國產海底地震儀玻璃球艙的空白,實現了我國玻璃球艙制備“零”的突破。
堅持工程服務道路,讓中國玻璃技術走向世界。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穩定占據國內高端玻璃工程和出口玻璃工程雙超90%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最大的玻璃工程服務商。二代浮法技術示范線項目創造行業能耗最低紀錄,承擔印度浮法玻璃總包工程,創造中國浮法技術和設備出口合同額最大、產能最大“雙紀錄”。
堅持培育一流,特種玻璃保障產業安全。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獲批科技部藥玻包材及裝備國產化國家重大項目,成功裝配國內首臺完全自主設計、自主制造的預灌封針筒成型機,疫苗用中硼硅5.0玻璃管達到國際品質。高應變點玻璃國際領先,持續出口日本、德國。超大板面硼硅4.0防火玻璃成功下線并穩定量產,廣泛應用于國內重大工程項目。(記者 汪永安)
責任編輯:丁曼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用拼搏奉獻堅守書寫更加閃光的精神篇章 08-22
-
2繼續在平凡工作中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08-17
-
3文明菜市:“煙火氣”中提“顏值” 08-17
-
4
-
5我市16萬余脫貧人口實現就業 08-15
-
6給你一個戶外的“家” 08-15